读书笔记:《梦回红楼》_1000字

《红楼梦》一书将一个繁华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。 每次读它都会给我带来新的回忆。 曹雪芹在书中没有明确表述主题,而是通过人物描写来表达。 一个富裕的大世家从“一箱金一箱银”到“简室空屋”的惊天动地的变化。

在这样的封建社会里,大观院的孩子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。 林黛玉虽精通琴棋书画诸种,才华横溢,气质非凡; 宝玉处事稳重,气质非凡,精通诗词; ,那时的繁华生活如梦如幻。

黛玉的文学无人能及,但面对宝玉的不进取,她非但没有责怪她,反而保护了宝玉。 其实她并不喜欢当时的封建思想,也很欣赏宝玉的玩世不恭。 他们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灵魂伴侣。 当众人都劝宝玉好好读书,争取名声时,黛玉却毫不畏惧别人的意见,说出了自己厌恶名声的话。 这是我最佩服她的一点! 黛玉虽厌恶名利,却耐心地教湘菱背诵诗词知识。 她并不反对知识和文学。 她一心教香菱背诗,为的是让姐妹俩摆脱命运。 这心思谁能与她相比? 但她的结局却让人连连感叹。 我感叹封建社会给了黛玉太多的压迫。 我感叹上帝捉弄人。 她有恋人,但无法结婚。 美丽的黛玉虽然得不到自己的幸福,但她却竭尽全力去追求幸福。

金陵十二佳丽中,宝钗是能与林黛玉相媲美的才女。 她家底雄厚,处事圆滑。 仅这两点就比身世悲惨、“叛逆”的林黛玉要好。 宝钗永远是强者,从不与人发生冲突,她的才华绝不逊色于黛玉,她的聪明才智也是罕见的。 与凤姐不同,她无话不谈,说话无忌,心狠手辣,但她的聪明程度却丝毫不逊色于凤姐。 她性格温柔,处事精明,与黛玉的孤傲形成鲜明对比。 在妈妈面前,她体贴,但在外人面前,她体贴。她懂事,几乎所有人都爱她,被认为是“大家的小姐”。 整本书里,她是最完美的。 他对宝玉极为顺从,与黛玉的猜疑完全不同。 但最终她并不是真正的赢家。 宝玉一直爱着黛玉,但只是她的一厢情愿。

黛玉临终前,恨宝玉无情,殊不知,是王夫人让宝玉以为自己嫁给的是黛玉,而不是宝钗。 宝玉掀开红盖头,发现林妹妹对自己变成了宝姐姐如此失望,便只抱着宝钗,不理她。 这让宝钗心里苦不堪言,只剩下她一个人呆在空荡荡的闺房里。 宝钗不仅仅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!

林黛玉的为情而死,薛宝钗的孤独一生,王熙凤的可恨告别,贾惜春的绿光黄卷……不知让多少痴男怨女后悔了自己的梦想。 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完美的悲剧! 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社会的黑暗。 但谁能逃脱这宿命的安排呢? 《红楼梦》是一场梦,也是一场噩梦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