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涩的眼泪_1000字

翻看作文本,“泪流满面”这个词开始非常频繁地出现在我的面前,而且常常和“我忍不住泪流满面”捆绑在一起。 是不是每个人都感慨万千,还是都深爱到无法自拔呢? 仔细一看,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是考试作文。 面对老师给出的“感动”、“亲情”等作文题,考生们大笔一挥,展开了一场“催泪大战”,鼻腔里充满了泪水,无数盒眼药水被灌了出来。 用过的。

我写的文章一直都是“泪如金”。 有时被作文纸污染,字迹常做出加眼药水之类的无意识动作。 于是他大喊一声“偁偁偁——”,停在悬崖边。 问问自己,“这种情况需要你流一盆眼泪吗?” 答案是不。 于是我把原文划掉,小心翼翼地用“湿润的眼睛”等不那么耸人听闻的词语代替。 或者玩个小花招,改成“泪如雨下”,意思不明。 泪如雨? 谁知道你在小雨、中雨、倾盆大雨中? 既增添了更多诗意,又避免陷入“泪流满面”的陷阱。 但这是我很少用的,除非真的是常人常情爆发的时候。

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大多是有感情的。 其中,不乏情绪极其激动、“大士”(师父哭到鼻子里充满鼻涕和泪水,即“湿透”)的人。 更不用说林妹妹了,在“催泪大师”琼瑶奶奶的作品中,也不乏泪腺发达的人。 那人哭得声音沙哑,青筋暴起; 女人哭得心碎,心碎。 让人瞬间相信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。

此类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甚至比前辈还要精彩。 演员们都拼尽全力,哭得天黑地黑。 当然,这还是要感谢原作者“催人泪下的高手”以及背后默默支持的眼药水厂家。 观众可以体会到人类眼泪的丰富性。 近年来,寒潮袭来,演员的脸上代替了观众的泪水。 。 它的“温柔攻势”用得恰到好处。 让成千上万无辜的观众在漫长而复杂的影片面前流下了眼泪。 难道真的是谎言吗? 其实是谎言。

电视是浮躁时代的产物,虚幻的时代产生虚幻的人。 越来越多的人用眼泪来赢得观众的同情和喜爱。 从《超级女声》到《星光大道》,不少选手经常在现场落泪。 其中,获胜者的激动情绪和落选后沮丧的泪水都没有提及,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表达。 然而,越来越多的关于“革命家史”的惨痛抱怨,却挡住了我们的听觉和听觉。 内容无非就是讲述自己的悲惨处境,以及自己在逆境中如何成长等等。要么父母死了,要么奶奶死了。 就算家里没有人去世,你还是要哭诉父母养育你的不易。 用自己的隐私(如果是真的)和眼泪,给观众留下一个进步的好青年的形象。

不是眼泪不能流,而是该流就流。 。 但用脸上的泪水来换取物质或非物质的回报,就和街头乞讨是一样的。 换句话说,相当于用尊严换人民币。 这些眼泪一定像死海的水一样苦涩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