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读书笔记:《老三篇》读书笔记_900字
初中的时候,我就已经学过毛主席的《为人民服务》和《纪念白求恩》。 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我还读了《愚公移山》。 这三篇文章我都印象深刻。 江苏同志对前两篇文章的印象一定特别深刻。 当时江苏教育版教材要求对这两篇文章进行全文背诵。 我记得我默记了将近一个星期。 是啊,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感谢毛爷爷没有写太长,不然我就得背下来了!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对这三篇文章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。 还记得第一次读这三篇文章的时候,我是有点困惑的。 我只是觉得毛主席的话激励了一代人。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段话是,人总是要死的,只是死亡的意义不同。 中国古代有一位文学家司马迁说过:“人都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 为人民利益而死,重于泰山; 为法西斯做事,剥削人民,压迫人民。人民的人死了,就轻于鸿毛了。 当时的感受是,伟大的共产党始终为人民着想,是人民的坚强后盾。 现在我对共产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 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服务。 多年来,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。 正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,我们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。 如果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我们就会失去根基,一事无成。 很长一段时间,我都无法理解解放军为何在阅兵时高喊“为人民服务”。 看了很多军事题材的电视电影,读了很多有关解放军的书籍,我充分明白,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,而是解放军乃至我们共产党的信仰。 人民是我们的根本!
重读毛主席的三篇旧文章,我感觉自己又前进了一步。 其实三篇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《纪念白求恩》。 记得我学完这篇文章后,恰巧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一部电视剧,名叫《小洋生》。 有一个情节,几个孩子去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。 场景。 一群孩子在这位伟大的烈士面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 他把自己的汗水和生命留在了中国,日日夜夜拯救了那么多人。 记得那时读完后,我对白求恩深深地感动和敬佩。 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外国人,为了解放的理想,为了道德,更重要的是为了救死扶伤的责任,千里迢迢来到中国,并最终牺牲了自己。 。 这样的精神才真正可以称为舍己为人。 《纪念白求恩》对共产党人提出了最高要求。 它首先教会我们如何做人,就是做一个高尚的人、一个纯洁的人、一个有道德的人、一个没有低俗趣味的人、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。 。 或者做一个对人民“冷漠、冷漠、麻木不仁”的人。 选择是明确的。
中小学写作指导、写作材料、优秀作文及有奖活动